• 您现在的位置   >
  • 首页   >
  • 在线访谈   >
  •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

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

信息来源: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17-04-28
主 题: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
时 间:2017年4月26日
嘉 宾: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马斌、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服务处处长方国泉
简 介:

2017年4月26日,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马斌和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服务处处长方国泉就如何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接受电台采访。

问: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行政审批服务局是怎么去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

答:好的,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要务,我们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职责,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概括一下就是“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 ”,推动了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用我们减政府权利的“痛”去换老百姓的“爽”,解决企业创业创新的“锁”,释放社会的活力,拓展我们创新创业的步伐。

问:其实我们也记得前两年,可能有一句话在老百姓当中是比较普遍的,就叫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当时可能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其实咱们行政审批服务局这样一个成立,和它的运行,就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刚才一个简单的介绍,可能对于很多听众朋友来说,并不能了解得非常全面,在这还请马局能不能具体地跟我们介绍一下?

答:好的,我们银川市政府市委,始终立足银川经济欠发达的实际,顶层设计、先行先试,成立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银川市审批局成立以后,我们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口,破除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从深层次方面推进我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去全国首府城市当中以一流的“软环境”补齐“硬环境”的短板。在审批局正式运行以后,我们做了几项工作。第一主要是在行政审批“瘦身”方面,服务“瘦身”,办事事项方面的“瘦身”,市场准入创新方面下功夫,加快审批提速提质,释放市场的新动力,主要我们在全区推行了“一表通”便捷的审批模式。什么叫一表通呢,就是企业注册的时候,个体工商户注册的时候,提交一张表格,填一张表,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这个为我们的办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在营业执照方面,进行了经营范围的改革。以前企业拿到营业执照以后,经常要对他的经营范围做变更,以前的经营范围变更的话,要到原来的营业执照核发的部门去变更。现在我们在经营范围这块做了大的改革,就是经营范围只要法律不禁止的,企业都可以经营。所以企业现在感觉特别方便,法律允许的,他就去经营;法律不允许的,就不能经营;法律上规定应该取得相应资格才能经营的,他可以办相应的证件。不用再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这块做大的变更。这项改革推动以后,我们银川市整个在2016年的企业注册达到了1.5万户,比2015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八,个体户增长了百分之十,新增就业人口将近6万人,培育各类小老板、小企业达4000多家。第二项改革是我们在市场主体准入同城通办的模式,主要是在兴庆区政务服务中心、西夏区政务服务中心和银川市市民大厅都可以办理小作坊食品经营、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登记这些市场准入类的一些许可事项,就是为了方便我们企业。

问:通过您刚才的介绍,我们感觉对于很多广大的小老板来说,真的是特别方便。我觉得方便这两个字,真的是特别不容易,背后也凝聚了咱们行政审批服务局广大工作人员背后辛勤的努力和创新。而且在经营范围上我们也注意到只要是法律许可的范围,我们都可以去经营。

答:对,这就是总理说的“法无禁止皆可为”。

问:众所周知,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第八届中国地方政府优秀实践奖以及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国内外的多家媒体多次聚焦银川市“简政放权”,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四十多批的九百多精英也来与市民交流信息化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李克强总理考察市民大厅时给予了高度赞誉,扩大了银川在国内范围的知名度。

答:是的,上周银川市审批局“银川互联网三步走便民到家”也入选了我们“互联网+”的优秀案例。

问:这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啊,因为咱们银川又上头条了。其实咱们可以经常翻阅一下去年和今年的得奖信息,咱们银川市审批局真的是频频获奖。而且真的是像前面说的,基本上每一周都有相关的外地的来咱们这“取经”,还有很多多内外的人士来到咱们市民大厅看一看我们是怎么做到“简政放权”和“智慧化”运营的。其实“互联网+  三步走”是咱们在“互联网+政务”方面的主要工作,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吗?

答:主持人,这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

问:就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互联网+  三步走”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我们广大的听众朋友现在还不是特别了解,也请我们的嘉宾能跟我们介绍一下。

答:“互联网+  三步走”是这样的情况。2014年审批局成立以后,我们颁发了银川市第一个印有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营业执照。银川市以凡帝都内涵式、跨越式和互联网发展站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上,我们是从百姓办事难,政府管理难两个痛点入手,整合了审批资源,解决了权利“碎片化”的问题。简单地讲,就是银川市第一步是成立了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相对集中审批权的这一项重大的改革;第二步,我们在搞了这项重大的体制改革以后,我们相对进行了机制上的改革,比如五证合一、经营范围、同城通办、一表通等改革,改革以后,老百姓得到了改革的实惠,但是我们认为没有放大改革的效应。其实,可以利用现在更新的技术,更好的资源,为老百姓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步,就是“互联网+”,目前我们在这块做的主要工作是网上办事大厅、掌上办事大厅,还有大厅网站的改造,审批局网站的改造。我们现在正在对我们的系统建设做优化,就是我们要把“高速公路”建起来,将来让“车”在“高速公路”上跑起来,老百姓可以在家里办事,少跑路、少跑腿,通过信息化支撑,来把我们的改革放大效应,让老百姓和企业更满意。

问:其实就是首先通过体制的改革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包括依托于银川市目前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我们大数据的建设来让机制更加灵活,更加方便老百姓的办事,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

问答:你理解的很到位。

问:有一位听众朋友说“让老百姓多走网络,少走马路”,从哪里能了解到从哪里能够了解到详细的操作流程,或者是去市民大厅办理业务的时候,是不是有专人介绍实际的现场操作流程呢?请咱们马局回答一下。

答:了解市民大厅整个的办事流程和办理业务,通过我们市民大厅和审批局的网站,包括银川市政府的公众网,银川市信息网都可以了解到。我们目前正在做一项事,就是开通市民大厅的微信公众号,很快市民们就会享受到改革的成果。

问:就是以后我如果要办理什么事项,首先可以在咱们网站上查询,网站会很详细地告知我,办理事项到底需要什么手续,什么样的材料,然后准备好了就可以直接去办理了。或者甚至是有些手续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最后得到办理。

答:是的。我们要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服务”。

问:就是我不用在跑路啦,不用专门跑到咱们市民大厅去办理,我只要把相关的材料能够清楚地上传,就能做到不用出家门,就能办好事。

:对,就是这样的。

问:从马局的介绍当中,我们明显的感觉到“互联网+  三步走”战略实施以后,会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那么此时此刻听众朋友一定非常想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审批局还有哪些思路办法最大程度地利己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成果。

答:比如我们最近实行的全员参与“微”学习,以学代干,以干促学,聚力打造“微”政务,这就是我们最近做的一项工作。

问:您刚才提高了两个“微”,一个是“微”学习,另一个是“微”政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答:我们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根据民众的需求,民众所需就是我们的施政所向。就像马局刚说的,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传统的政务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老百姓渴望达到的一种高效便民的服务程度。甚至拖延了我们银川市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的节奏,所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不再是大多阔斧地取消审批事项。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法治思和法治方式,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和我们发现的问题来作为导向,以创新驱动改革,不断探索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多办事的实招。比如我们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因为我们一线的干部天天都是和企业群众面对面接触的,他们应该是最了解群众需求的,所以我们要挖掘干部的创新潜能。我们成立了9个学习小组,分别创建了微信群,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 “四新”,这种前沿的知识学习为重点,围绕理论学习、能力提升、政策法规配套等方面开展微信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纳众言、汇众智、集众力”为改革提供“金点子”这种微学习,悄然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样的话,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识在网上变得趣味横生,从过去“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虽然我们进行了不到一个月,打大家把“碎片化”的时间,比如说我们一般下班以后呢,就各奔东西,但是我们这9个微信学习小组的学习,把大家集中到一起,不论你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加班,随时打开手机,看大家分享的助力改革的动态。我们的讨论之声此起彼伏,学习氛围非常好。群里分享的好经验好办法,已经超过了几百条,容纳了局里所有干部职工的智慧。我们近期开展学习讨论达30多次。

问:就像您刚才提到的一点,咱们现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最早2014年的时候,我们是封存了58枚公章。把公章封存,让我们能“进一个门,办成一揽子事”,那个时候可能我们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在大刀阔斧地减,减掉很多不必要的环节,让我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把事儿办好。但是现在可能要在一些创新上来做文章,其实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银川市“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过程,里面也少不了咱们行政审批局的助力,也是一种创新的工作模式、工作方式,才能让新生事物得到更快的衍生、发展。您刚才提到“微”学习,通过这种“头脑风暴”,让大家得知到很多新点子,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虽然您提到的是“微”学习,但是效果确实很广大的。

答:对,主持人说得非常到位,虽然是“微”学习,但是我们放大了学习效应,9个学习小组学习的目的肯定是要用。那么我们“四新”学习小组的建议意见也随时和我们的综合服务窗口、电子证照的应用结合起来,起到了扎实有效的效果,也初步体现。比如说根据咱们的工作人员提出的排队、叫号或者是针对每一个窗口的业务不好找的状态,我们开通了综合服务窗口。群众来办业务,不用盯着12号、35号的窗口,从2号到15号窗口都办理一个业务。这就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改进的体现。

问:这样的学习活动看来已经有很大的成效了,而这个成效的享用者就是我们广大的企业和市民。我们也感觉到咱们审批局这两年其实在不断地改进审批模式,甚至在很小的服务方面也有改进。我记得有一次咱们的电视视政,提出能不能多设几个椅子,让大家在办事的时候更方便一些,结果第二天就发现,椅子已经设好了。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学习和改进,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办事群众进到市民大厅办事的时候能够更加舒心、快捷。我觉得可能市民大厅已经成为了银川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方面是建筑的确是非常美丽,另外一方面确实是让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进到里面就能感受到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答:是的,我们就是按照老板姓的需求,做出改进,同时“微”学习只是一个方面,今年我们还推出一揽子的改革计划,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在线上,我们打造“微”政务,创建了26个微信、QQ群,为企业提供在线咨询、预约,还包括拓展服务时间,服务空间。将来我们的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模式的推行,将大大提高精准审批服务的能力。

问:“微”政务到底有哪些呢?今年我们都推出了哪些改革计划,让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方便呢?

答:就像马局刚才讲的,“互联网+”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微”政务当然就是代表 “互联网+”的这一块,过去我们在现场给市民朋友提供服务,是用一些传统的手段。那么今后我们肯定要用“微”政务这块,提供线上的服务。我们计划在推行“电子证照”模式的基础上,完成电子证照系统和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的同步签发。从而降低群众的办事成本。“证照云”已经测试很长时间了,这个平台即将上线。我们设计的将来做法是市民不用来窗口取证,从证照库里就能调取所有的证照信息。这样的话,他在网上拿到的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应。目前包括清真食品准营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在内的27类证照作为第一批的试点,纳入到电子证照的测试范围。这个平台将解决目前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出现的各种限制,比如“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群众多跑路”的现象会被杜绝。

问:我想请问一下两位,这种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是不是能让我们很方便地调取到,比如我已经把基本信息存到大数据中心里面了,是不是以后就不用再出示这些证明了,咱们就能从库里直接调取到这些证明材料了。

答:对,主持人说的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证照库存储到大数据中心里,将来企业和群众来办事,就不用提供身份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以及其他证明,我们直接调取相关数据,就大大解决了过去的弊端。

问:是啊,我们有时候去办事会忘记带身份证,回家取的话,会担心是不是要重新排队等问题,这个如果能够实施,真的是会解决很大一部分的问题。您刚才也说了,将来咱们会做到这一步,那么现在这一步是做到哪了呢?

答:我们正在充实证照库,一个是要打通系统,另一个是测试第一批27类电子证照的过程中,把这些证照充实到证照库里,把数据库逐步充实、完善。以后老百姓来办事,只要库里有,就不用再提供。但是刚主持人说的办事不带身份证可能不行,其它的可以,比如营业执照等。

问:就是说通过一个身份证,就能够调取到其它的相关资料。这样能让我们少跑路,真的很好。以前要找到这些材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全部都由数据库提供,“多头跑路”的情况就能够被杜绝了。

:比如说个人就是身份证,企业就是营业执照的二维码,你提供这个“码”,我就能从证照库里调取出来。

问:说到这,我又想起来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办理相关事项的时候,在外地的一个企业说他们最近正在办理“三证合一”,需要的时间很长。然后当时我就想在我们银川,“三证合一”很快就能办好了,就有一种自豪感。原来觉得在西部这样一个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我现在也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们这个地方的手段其实比你们的更方便。

答:就像刚才马局说的市委市政务立足我们这个西部欠发达地区,我们要通过智慧政务、便民利民这些举措加以突破,吸引外地资金的投入,拉动我们当地的经济。

问: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确实已经走在了前面

问:咱们银川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审管分离”,那么监管部门是如何获取审批动态的,这方面审批局是如何解决的?

问:这位听众的问题请两位嘉宾解答。

答:这位听众朋友你好,银川市成立审批局以后,审批和监管实际上是没有分离的。只是我们的工作分工做了改变,审批局只搞审批,监管部门只搞监管。但是审批和监管还是在有效地在联系。比如说我们审批局在中山北街批了一家餐厅,我们接到申请后,又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验,觉得这个地方可以批餐厅,符合环保、卫生的相关条件。批完以后,我们会给这家餐厅发放相关证照,所有的办事人提供的资料和我们发放的证照通过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审管互动”这一平台,及时精准推送给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中山北街监督管理所的王晓伟同志,他负责餐饮安全的监管。他登陆账号进去看到中山北街开了一家餐厅,他就会履行他的职责,我们叫“及时推送,精准监管”,所以审批和监管没有分离,我们是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连接。

问:其实前面一直再说用各种方法让群众少跑路,我们又想到银川目前在全国的一个第一,就是在引进了“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对于咱们西部这种医疗资源不是特别丰富的地区来说,是特别好的福音,那么在这方面咱们行政审批服务局又做了哪些创新?

答:按照市委政府的部署,咱们审批局全力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我们依托信息化的支撑,创新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平台,为申请办理“互联网+医疗”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我们可以开通绿色通道,对“互联网医院”的工商注册和登记实行“零门槛”,简化了“互联网医院”开办的条件,取消了规划布局的要求,并根据“互联网医院”的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取消一些面积限制要求等等。另外我们扩大互联网诊疗的科目范围,由企业自己决定发展方式和规模,我们还积极联合市卫生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推动“互联网+医疗”的稳步、快速发展。比如咱们418号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对外公布了已正式签约成为“好大夫”在线,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线下的基地医院,这样的话确保了我们线上的诊疗需求,实现现场线下的医疗服务。

答:行政审批制度的体制机制改革,不但是为了解决企业的问题和老百姓的问题,更多的我们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互联网医院”这种新模式在全国来说是个典型,就是我们做了这项改革,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们认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就是老百姓有这方面的需求,政府就为老百姓提供这些服务。

问:就是我们会想办法破解过去的一些难题,我们也知道“互联网医院”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以前咱们国家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那我们要真正破解这个难题,要怎么才能才能让它更加规范地发展,我相信我们行政审批服务局在背后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工作,包括怎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答:我们认为对新经济、新模式这种新业态,应该采取“宽进严管”的措施。

问:就像您提到的,审管其实并没有分离,一方面是让它能很快地进入到市场进行运营,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在加强各个部门对它的管理,让这个新生事物能够更好地在银川落地发展。  

答:实际上咱们行政审批服务局涉及的审批领域非常广泛,那么同时也在各个工作当中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举措,那么我们的节目就要接近尾声了。近年来,银川市按照在“四个宁夏”建设中“走在前,做表率”的总要求,以创新体制机制,适应新常态发展为主线,把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结合作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咱们银川先后建设市民大厅,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并且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技术,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审批流程再造的优化,从“一站式”审批到网上审批,再到审批改备案,是彻底改变了审批模式,让群众感受到了方便快捷地服务,那同时银川行政审批服务局也是同步开启了市民大厅,设立了700多个窗口,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整套的项目投资、企业注册、房产交易,以及市民各种事项的办理,办事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四分之三。再次感谢两位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今天的法制政府访谈到这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